欢迎来到四川省地质调查研究院调查规划研究中心!   
联系我们

院 长:杨富均
法人代表:杨富均
地址:成都市鼓楼北四街27号
电话:028-86913376
E_mail:scdzchy@163.com

文化建设 当前位置:首页 > 文化建设 > 正文

现在,就是我们最美好的时代

——读《花冠病毒》有感

发布时间:2020年12月18日 17:03     浏览次数:2145     返回上一页

空荡荡的城市、封闭的居民小区、严阵以待的社区服务人员、无法如期开学的‘‘神兽’’ ......2020年春节以来,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突袭了中国,随即席卷全球,让地球上的人类几乎全体陷入了“兵荒马乱”。全球疫情爆发,一切仿佛按下了暂停键,经济、社会发展受阻,人民生活停滞,自我居家隔离,惯常的生产、生活节奏一下子被打乱。宅家期间,在朋友的推荐下我拜读了毕淑敏老师的中国第一部心理能量小说-《花冠病毒》,我的情绪随着故事情节的跌宕起伏而波动,时而胆战心惊,时而悲喜交加,时而心生悲壮,更多的则是对各行各业战疫工作者进一步的了解和敬佩。

小说主要讲述的是:20NN年,一种极其凶猛罕见的嗜血病毒突袭有1000万人口的中国燕市,人类与病毒之间的殊死大战就此拉开帷幕!亲临一线的科研教授于增风给这种古老生物赋予了一个温暖的名字—花冠病毒。由于没有特效药,民众生命陷入危机,人心惶惶之际,有心理学背景的女作家罗纬芝临危受命,成为亲临抗疫一线的采访组成员。就在即将出征的时候,一个神秘的年轻人李元带着匪夷所思的请求找到她。在采访过程中,罗纬芝不幸感染了花冠病毒,命悬一线之时她想起了李元给她的药,服药后奇迹般康复的她,从此开始和李元合作。为了帮助人类战胜这场病毒,罗纬芝默默化身成一位战士,为科学研究提供血清,同时,为李元提供原始病毒,深入调查获取最初的病毒毒株。不仅成功的帮助李元团队获取市长信任,让药物得以临床试验。更巧的是,她解开了一段关于李元、于增风、李元导师尘封的家事,也收获了自己的爱情。从疫情开始爆发到慢慢退去,从无可奈何到有药可用,病毒更像是一场人性的考验,民众、市长、一线战士、国外势力、形形色色的人疯狂涌现,真相与谎言、坚守与背叛、希望与失望......在作者的笔下描绘得淋漓尽致。

本书最吸引我的就是对当前生活状态的真实刻画。政府对疫情人数的通报、封城、逃离、抢购、造谣、传谣、学术以利益为驱动、医护人员坚守、牺牲......疫情期间正发生着的场景,与书里的描述几乎如出一辙。同样围绕“共同战疫”这个主线,一语成谶让这部小说和现实呈现了某种程度的交集。当小说不再是小说,而演变成现实的时候,通过作者文字的描述脑补无数场景,从书中捕捉非典的影子,再从这影子中对照当下的真实,代入感特别强,太能引发共鸣了。阅读此书,我心灵受到很大触动,感受到人类是如此的脆弱,现在把自己的一些体会和感悟分享给大家。

一、灾难面前,心向阳光

毕淑敏在自序中写道:“在身体和心灵遭遇突变,就像本书中出现的那种极端困厄情况,最终能依靠的必是你的心灵能量。”在精神分析心理中,弗洛伊德认为人的生命力体现在“生的本能”,这种本能的力量可以用能量的模型来研究,也就是心理能量。从本书的角度理解,心理能量或许就可以看做对生命的渴望,对战胜病毒的坚定,对医护人员的信心。

如今灾难再次来临,无形当中告诉我们一个事实:灾难也是生活的一部分。我们每个人面对灾难的态度才是灾难过后应该思考而成长的。我们要去习惯生活中的种种,更要努力学习泰然自若地面对灾难。因为只有冷静地对待灾难,才能像书中于增风等专业人士一样成为瘟疫盛行时期的脊梁和良心,才能像驰援武汉的那些逆行者一样贡献自己的力量。作者告诉我们,灾难面前,最难过心理关,抗疫实则在抗人心。我们平时就一定要注重自己的心理健康建设,多进行正面积极的思维,让自己的身心处在一个和谐的状态里,让眼光从日常的苟且伸展到历史的辉煌,让心理能量温暖饱满,并磨炼出在困难时刻镇定、勇敢、合作、不气馁、不轻言放弃的顽强斗志。这在和瘟疫做斗争的紧要时刻,非常重要。

二、尊重生命,敬畏自然

毕淑敏说:“我在阿里时,已深知生命太脆弱。我要把生命过得有意思,让自己快乐,希望也能帮助别人。但凡我写出的或未写的,肯定与生命相关,我无法不尊重生命。”书中谈及生命、生死的看法时提到:生命是由各种元素构成,人类个体是由意识能量操纵一堆碳水化合物组成的,宇宙是能量守恒的,我们看似的消耗,其实是把原子从一种结构组合变为另外一种。有些原子组合结构有利于人类生存,而有些则是加速人类的灭亡。我们的消灭与诞生都是在经历着失去和重组这些元素,就组成我们的这些原子而言,我们是永恒不死的,因为原子的寿命很久很久,可以约等于永恒。你死亡后,组成你身体的这些原子会再去组成新的物质,比如花花草草,比如山川河流,只要时间足够久,世界上的一切物质都可以含有曾经组成过你的原子,你曾存在,你现在存在,你将存在。从这种角度想,对生死是否看淡了一些呢?

2003的SARS网络科技还没有那么发达,更多的资讯还是通过电视、广播、报纸等传统媒体获取。我记忆中感触最深的是学校封校不准外出,停了游泳课,还发放了温度计,要求每日测量体温......2020灾难骤起,我真正算是体验了病毒带来的影响,每天被各种消息、新闻铺天盖地的狂轰滥炸,经历了得知病毒后的恐慌,假期延长的窃喜,禁足在家的无奈,孩子无法复课的焦虑......从“非典”到新冠的17年中,我们的科技有了巨大的进步,但人的生命依然脆弱,人性的幽暗依然存在。当然,英勇无畏的精神依然光辉灿烂。区区17年,没法让人的机体进化出对新病毒有针对性的抵抗力。人类与病毒的战役也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,物质能量守恒告诉你病毒不会走,只是藏起来了,躲在黑暗里,静悄悄的看着这世界,变得浑浊后再出来横行天下。所以,战斗正未有穷期,对生命心存尊重,对自然心存敬畏,方能各自安好!

三、疫见真情,感恩美好

这本书很有爱,有抗疫总指挥袁再春对国家的大爱,对女主晚辈的疼爱,对自己最爱的学生牺牲之后的无声的爱。我每每想到这个人物,就会联想到义无反顾冲锋在抗疫第一线84岁的钟南山院士、73岁的李兰娟院士、以及千千万万逆行前往武汉支援的医护人员、各路英雄。平日里,他们是你我的朋友、邻居、同事,他们是一个个网格员、快递员、环卫工、志愿者,他们是每天在大街上擦肩而过的普通人。疫情来袭,他们是逆行者、坚守者、奉献者,用不平凡的付出传递希望,汇集起了疫情防控阻击战的磅礴力量,点亮了战胜疫情的希望之光。

“没有生而英勇,只是选择无畏。”急难有情,情有馀兮,正如书里描绘燕市特别抗疫人员们英勇无畏的牺牲一般,新冠疫情来临时,我们的医护人员挺身而上,勇敢的站了出来,以命搏命,舍己救人,以坚韧不拔的顽强拼搏,视死如归的无私奉献,展现了医者仁心的崇高品质。引用基辛格《论中国》中的一句话:“中国总是被他们最勇敢的人保护的很好。”正是这千千万万最勇敢的逆行者的负重前行带给我们这世间美好。那些摘下口罩后的道道勒痕、防护服里渗出的涔涔汗水、出征前剪去的缕缕长发、穿着纸尿裤忙碌工作的身影,注定被铭记,从风月同光到万千逆行,人性依然闪光夺目。

因为疫情,我们的政府和人民站在一起,采取有效措施迅速控制住了疫情的蔓延,让我们见证了中国力量;因为疫情,各行各业的逆行者、坚守者、奉献者们传递着温暖感动,让我们看到了平凡细微的光亮;因为疫情,全国人民万众一心,众志成城,让我们参与到这场团结、这场奇迹。夏天已经来了,循着夏日的骄阳,让我们满怀期待,走向抗疫胜利的美好。

现在,就是我们最美好的时代。(赖珊珊)


最新评论

地址:中国 • 四川 • 成都市鼓楼北四街27号

电话:028-86913376 E_mail:scdzchy@163.com 

© 2016 四川省地质调查研究院调查规划研究中心 版权所有 备案号:蜀ICP备16015962号-1

微信公众号

扫一扫微信关注

统一服务热线
028-8692955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