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来到四川省地质调查研究院调查规划研究中心!   
联系我们

院 长:杨富均
法人代表:杨富均
地址:成都市鼓楼北四街27号
电话:028-86918868
传真:028-86913376
E_mail:scdzchy@163.com

文化建设 当前位置:首页 > 文化建设 > 正文

一把野葱

发布时间:2016年10月18日 09:29     浏览次数:4017     返回上一页

在川西高原上工作,工作艰辛暂且不说,就生活方面而言,也是苦难多多。苦就苦在吃不上新鲜蔬菜,难就难在买不到新鲜蔬菜。

上世纪八九十年,粮油是定量供应的,到粮站购粮要凭粮票。考虑到高原上购粮的不便,我们都自带大米和面粉到测区。副食上的准备也极其周到细致,每个小组备上一桶菜籽油,一桶猪油。准备的菜则以干货为主,腊肉、腊猪头、香肠、豆筋、粉条、大头菜、花生米,还有一些肉罐头,像午餐肉、红烧肉罐头什么的。考虑到野外没有蔬菜,会买些青豆、番茄酱罐头。

在高原工作过的人都有体验,长期吃那些干菜会很难受,在这种状况下,特别渴望能吃上新鲜的蔬菜。但在高原那种特定环境中,想吃新鲜蔬菜,只能是一种奢望,一种望梅止渴心理。我连续几年在高原上工作,长期吃不到蔬菜,导致维生素C缺乏症,给身体带来一定伤害。人倦怠无力,食欲减退,指甲凹陷,牙齿松动,牙龈肿胀出血,免疫功能降低。

在野外特别渴望叶绿素来提供维生素C,恨不得将那些青草,嫰的树叶放到口中嚼嚼,然后将汁水吞下。我曾亲眼见过藏族同胞嚼青草、树叶的情景,那一刻我真的很感慨。他们一生一世生活在高寒缺氧的高原上,这种长期乏维生素C的摄入,真令人难以想象。藏民膳食多肉、奶等高蛋白、高脂肪食品,他们靠喝茶来帮助消化,摄取维生素C和微量元素。所以对藏民“宁可三日无粮,不可一日无茶”的生活有了深刻认识。藏民与茶关系密切,对茶的奢爱到了极致。对茶不分男女老幼是无人不饮,无时不饮,正如藏地民谚所说:“汉家饭果腹,藏家茶饱肚。”这也深深地启发和影响着我们,在高原上工作,是应当喝些茶的,而且要喝沱茶,老鹰茶及藏民常喝的砖茶为好,这些茶要用开水熬,而不是泡着喝。

有时分队花了大力气到海拔低一点的县城买来些蔬菜,送到小组,有的要花几天时间,菜叶泛黄甚至开始腐烂,但大家仍视为这是最好的食材,是一片黄叶都舍不得丢弃的。想到在成都,每人每天要吃一斤蔬菜,有时还要吃点水果,并不觉得有什么特别的幸福感。而在高原上,能吃上一点哪怕是烂菜叶,都觉得特别的滿足,感觉是种享受。

一天收工在回帐篷的途中,见一处山坡上有野葱,这一发现让大家很是意外,又很惊喜,立刻来了精神。决定拔点回去当菜,野葱在高原上也不是随处可见的。野葱根部特别像藠头,叶似常见的葱。由于饱经高原风霜,看起不是那么嫩绿,一种墨绿色,叶表面的蜡质也浓些,叶虽也中空,但很纤细。我们平时总把树林形容成一片葱绿,郁郁葱葱这句话也常用,可见葱的绿是很深入人心的。我们把见到的每一株都连根拔起,即使拔断了,也会把留在土里的掘出来,容不得半点的浪费。炊事员见扯回了一把野葱是滿心的欢喜,对大家说:“这野葱拿来凉拌,不能让它的营养受损失,大家实在是太需要这绿色的菜了。”炊事员的决定得到大家一致赞同。凉拌的野葱其做法自然极其简单,野外工作也没什么调料,就是平时常用的酱油都没有,味道上虽打了折扣,但大家仍吃得津津有味,说是算打了一顿牙祭。大家边吃边议论在家吃葱的经历,说葱是蔬菜,也是膳食中的调味品,各种菜肴加葱能增色助香。大家怀念汤里放的葱花,酱肉丝上面盖住肉的葱白丝,大葱炒肉,葱花炒鸡蛋,葱油饼,还有那道高档的葱烧海参,大家说得上劲,仅是在打精神牙祭。不经意间,一盆凉拌野葱早已被一扫而光,似乎意犹未尽。只有下次碰到,再扯些回来继续过瘾,算是享口福。(周祥元)


最新评论

地址:中国 • 四川 • 成都市鼓楼北四街27号

电话:028-86918868   传真:028-86913376 E_mail:scdzchy@163.com 

© 2016 四川省地质调查研究院调查规划研究中心 版权所有 备案号:蜀ICP备16015962号-1

微信公众号

扫一扫微信关注

统一服务热线
028-86929559